google

google

google

谷歌中国变更为Google中国

  随着Google.cn关闭,Google已经正式开始取消国内的业务。最初是Google.cn和g.cn被重定向到google.com.hk,接下来谷歌中国的logo也被替换成了Google中国,从此谷歌中国彻底消亡。   从4月3日起,Google中国的Logo 更换为Google中国,从此谷歌时代结束。“谷歌” 诞生于 2006 年 4 月 12 日。当日 Google 全球 CEO 施密特来到中国,郑重宣布了 Google 的中文名字为 “谷歌”。   目前国内用户仍然可以通过www.g.cn或者www.google.cn使用google搜索服务。只是访问后主页会跳转到www.google.com.hk,而对于Gmail,Google doc等应用目前还能继续使用,不过最近笔者感觉使用Google搜索的时候快照貌似已经不能用了,而且访问Google经常出问题,导致无法访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果您使用了大量Google服务的话,强烈建议尽快备份全部数据。 访问Google中国: […]

google

Google收购核技术公司切入核能领域

  愚人节再暴”Google收购核技术公司切入核能领域“新闻。不知不觉的赶到了愚人节这一天。貌似针对Google的新闻层出不穷,先是有消息称”谷歌300亿美元收购百度-曲线重返中国“付之一笑的同时笔者感觉一个公司如果做到让整个国家都无法离开它的时候,那意味着什么呢?笔者是一个Java爱好者,同时也是web开发工作者,每天都会大量使用Google搜索服务,至于baidu对于搜索一些国外的技术信息的确有点力不从心。真是很难想像如果Google真的在国内无法使用了,对于国内的开发者而言是一个什么后果。   经多方确认,Google已经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技术公司发明了一种进行高效同位素分离的新程序,这种技术的主要应用是铀浓缩。浓缩铀是生产核能源过程中必要成分,一名Google内部消息人士表示,此举是Google绿色倡议的一部分。Google将会使用这种新技术开发和设计 小型移动高效核能源生产装置,甚至可能建造这种新装置。国际原子能机构内一名高级别消息人士表示:“Google已经开始建造一个浓缩工厂。”   绿色能源组织绿色脉搏(GreenBeat)指出:“Google最终决定建立一个专业部门来设计和建造其自己的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组、节能设备等。到目前为止,Google公司内部多个单独的项目正在进行绿色能源研究。核能很明显是公司下一步目标。”   绿色脉搏组织第一个发现Google有意进军核能领域,尽管如此,其他一些消息人士则表示,Google并没有试图进军核能领域,但是公司多年以来一起在宣扬替代能源产品。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Google所收购的公司位于美国以外,对于这家公司开发的新浓缩技术了解甚少。核能生产是一个制度非常严格的行业。铀浓缩更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浓缩铀的生产和使用受到高度严重的控制,因为浓缩铀还可以用于核武器的生产,这也是此行业制度非常严格的主要原因。   消息人士透露:“Google收购的公司的新技术将用于清洁能源的生产。但是该公司在此领域的所有研究和开发都在美国以外进行,而且浓缩设施也在美国以外。”   关于Google是否进军核能领域都还只是猜测,但是可以确定的就是Google已经收购了一家拥有铀浓缩技术的公司,而且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小型核能生产设备。 摘自:cnbeta [ad#468-60]

google

谷歌300亿美元收购百度-曲线重返中国

  谷歌中国退出中国了,像笔者这样严重依赖Google服务的用户实在感觉有点失落。不过今天一大早笔者居然发现一条重磅炸弹的消息“谷歌300亿美元收购百度-曲线重返中国”,如果该消息属实,那玩笑可就开大了。不过貌似今天的日子不错4月1日啊。不知道该消息是不是Google和全世界人民开的超级玩笑呢?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将巨资收购百度,涉及金额高达300亿美元。谷歌借此重返大陆市场。   该报道称,目前谷歌与百度已经达成了收购协议,将择机对外公布。百度的管理层将100%保留,但会将项目缩减,包括有啊商城,以及目前实施不力的凤巢计划(暂能看到是开放平台,这与谷歌的理念不吻合)。正在进行测试阶段的视频网站qiyi.com将输入更多的Youtube资源。(YouTube在大陆区因内容审查暂不能访问)。   该消息似乎得到了谷歌CEO施密特的确认,在其twitter上用简短而暧昧的文字进行了表述:“ Withdraw from that market? u’ll also see another result, just wait… ” 意思是:从那个市场退出?你还会看到另外一个结果。毫无疑问,那个市场指的就是中国大陆。而另外的结果,对应此媒体报道,就是收购百度,从而曲线返回大陆搜索市场。   在最近刚刚结束的深圳IT领袖峰会上,李彦宏曾言,“谷歌没有退出中国,因为还在香港”。也似乎在验证被收购的这一事实。   截止发稿,百度的股价为597美元,市值为207亿美元。谷歌以高达300亿美元的价格,实际溢价高达50%。对比谷歌高达1796亿美元的市值,以及手握大量现金,在兵败中国大陆之际,作此决策也在情理之中。 摘自:开源中国社区

google

中国联通将从新手机中移除谷歌搜索

  随着Google.cn关闭,Google退出中国,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发生了,笔者刚刚获悉Godaddy宣布停止CN域名的注册,马上又得到消息称:中国联通将从新手机中移除谷歌搜索。随着移动领域的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设置上网已经是一个发展趋势。而本次“中国联通将从新手机中移除谷歌搜索”貌似矛头直指Google。   据国内外媒体综合消息,中国联通总裁陆益民表示,联通今后上市的使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将会移除谷歌(Google)搜索的功能。联通称,将由手机制造商决定采用什么搜索引擎作为替代。陆益民表示:“我们愿意跟任何遵从中国法规的公司合作……我们现在跟谷歌没有合作关系。”   今年1月,在谷歌宣布中国区业务变动的消息后,联通还曾经推迟了两款由三星和摩托罗拉为联通定制的Android手机的发布。不过在那之后,联通网站已开始接受摩托罗拉手机的预购。   国外媒体引述分析师的表示称,中国联通可能会因上述决定而受到打击。“他们经销iPhone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因此Android是该公司战略的重要部分,”电信业研究公司欧文(Ovum)的分析师王笑西(Charice Wang)表示。   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提供的十多款智能手机都采用了移动自行研发的以Android为蓝本的操作系统,这些手机提供的搜索引擎包括谷歌。迄今,移动尚未就是否将移除谷歌搜索功能表态。 摘自:cnbeta [ad#468-60]

google

谷歌中国的最新声明

  随着google.cn关闭,google.cn已经被跳转到了google.com.hk。与此同时“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回应了广大网民对于此事件的一些疑惑。刚刚笔者再次获悉Google官方Blog上发表了“谷歌中国的最新声明”,该文章站在Google的角度和立场对google.cn关闭,以及谷歌退出中国的事件进行了介绍。   今年1月12日,我们在本博客上宣布,Google及另外二十余家美国公司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复杂的网络攻击,在对这些攻击进 行深入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我们所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几十个与中国有关的人权人士的Gmail帐号定期受到第三方的侵入,而这大部分侵入是通过安装在他们电脑上的钓鱼软件或恶意软件进行的。这些攻击以及它们所暴露的网络审查问题,加上去年以来中国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包括 对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 Docs 和 Blogger 等网站的持续屏蔽,使我们做出结论:我们不能继续在Google.cn搜索结果上进行自我审查。   从今天早上开始,我们已停止了在Google.cn搜索服务上的自我审查,包括 Google Search (网页搜索)、Google News(资讯搜索)和Google Images (图片搜索)。 访问 Google.cn 的用 户从现在开始将被指向Google.com.hk,在这个域名上,我们将提供未经审查的简体中文搜索结果,这些为中国大陆用户设计的服务将通过我们在香港的服务器实现。香港地区的用户还将继续通过Google.com.hk获得跟现在一样的、未经审查的繁体中文搜索服务。在我们进行迁移的过程中,由于香港服务器负荷的增加以及这些变化的复杂程度,用户可能会发现搜索速度变慢,或发现某些产品暂时不能访问。   实施我们做出的在Google.cn上停止审查搜索结果的承诺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我们希望全球尽可能多的用户都能访问到我们的服务,包括在中国大陆的用户。中国政府在与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十分明确地表示,自我审查是一个不可谈判的法律要求。为此,我们相信,一个解决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可行方案是在Google.com.hk上提供未经审查的简体中文搜索结果——它完全符合法律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大陆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我们十分希望中国政府尊重我们的这一决定,尽管我们知道,用户对Google服务的访问有可能随时被阻止。为此,我们将密切监测网址访问问题,并制作了一个新页面,用户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在中国哪些Google服务是可用的。

google

美国帮助中国黑客攻击了Google

  google的新闻貌似都是爆炸性的,刚刚发布的“google.cn关闭”的振荡波还在笔者周围涌动,随之而来的“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让笔者今后能否继续使用google的服务开始担忧。看来google对于互联网的地位实在是举足轻重啊,每件事情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刚刚笔者获悉Google被黑事件居然还有隐情,那就是“美国帮助中国黑客攻击了Google”   Google 的部分服务被中国黑客入侵的消息上了新闻头条。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中国黑客参与了攻击,或者是他们用的攻击手段非常精密——大家都知道这回事了,而是美国政府在不经意间帮助了这些黑客。   编辑说明:Bruce Schneier 是一位计算机安全技术专家,以及《超越恐惧: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理性思考安全》的作者。他的更多文章可在 http://www.schneier.com/ 找到。   为了遵守政府搜查用户数据的法规,Google 为 Gmail 建了一个后门。中国黑客正是利用了这个后门获取了访问权限。   并不只是 Google 有这种后门。世界各国的民主政府——瑞典、加拿大、英国,等等,都在急切地通过相关法律,使他们的警察有权监视互联网。而这种法律通常需要通讯系统提供商重新设计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许多国家还通过了关于强制各个公司滞留用户数据的法律。在美国,“1994 年法律执行通讯协助法案”(Communications Assistance to Law

google, web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

  google.cn关闭刚刚将笔者震了个天翻地覆,刚刚笔者再次发现“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的视频。笔者使用了大量的google服务,包括google doc,gmail等等,而今天发现google.cn关闭,并且其跳转后的google.com.hk的搜索内容并没有经过任何过滤,真不知道这个服务还能使用多久,目前笔者所能做的就是尽快备份所有存放在google上的文件和数据了。如果您和笔者一样使用了大量google服务的话,那么最好尽快备份数据吧。   笔者将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视频和谈话内容摘录下来让更多关心谷歌中国的朋友了解。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今天凌晨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对有害信息过滤,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发表谈话。   这位负责人指出,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谷歌公司违背进入中国市场时作出的书面承 诺,停止对搜索服务进行过滤,并就黑客攻击影射和指责中国,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对谷歌公司的无理指责和做法表示不满和愤慨。   这位负责人说,1月12日谷歌公司在未事先与我政府有关部门通气的情况下,公开发表声明,声称受 到了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不愿在中国运营“受到审查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并“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在谷歌公司一再请求下,为当面听取其真实想法,体现 中方诚意,今年1月29日、2月25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两次与谷歌公司负责人接谈,就其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强调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 应当遵循中国法律,如谷歌公司愿遵守中国法律,我们依然欢迎谷歌公司在中国经营和发展;如谷歌公司执意将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服务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 事情,但必须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负责任地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该负责人指出,中 国政府鼓励互联网发展和普及,促进互联网对外开放。中国互联网上的交流和言论十分活跃,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事实证明,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是 好的。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欢迎外国企业参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并为外商到中国经营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中国互联网依然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 头。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 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ad#468-60]

google, java, web

Google.cn关闭

  随着谷歌关闭倒计时的临近,今天笔者获悉,google.cn关闭了。笔者刚看到者则消息立即尝试了一下,果然google.cn域名被直接跳转到了google.com.hk,而之前使用的最短域名www.g.cn也同样被跳转到了google.com.hk。看来google.cn关闭是真的了。不过有趣的是跳转后的google.cn貌似没有什么限制,笔者尝试搜索了一些关键词,没有发现任何过滤的情况,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笔者作为一个Java爱好者,每天对Google的访问量是十分大的,如果连最后的访问方法都被封掉的话。。。,真不知道以后怎么混了。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2点31分,google.cn自动跳转至google.com.hk,同时界面显示:“欢迎来到谷歌搜索在中国的新家”。北京时 间3月23日凌晨3点07分,雅虎新闻频道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谷歌将转移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服务,但会继续保持在中国大陆的其它业务服务。 google.cn自动跳转至google.com.hk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2点31分,google.cn自动跳转至google.com.hk,同时界面显示:“欢迎来到谷歌搜索在中国的新家”。   另据网友反映,若此前用户设置的是谷歌的个性化界面,则在输入google.cn时,域名不会有跳转现象。 UPDATE:谷歌声明:仍保留技术、销售办事处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3点07分,雅虎新闻频道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谷歌将转移中国大陆 的搜索引擎服务,但仍会保留谷歌音乐、谷歌热榜、iGoogle等服务,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技术和销售办事处,以便为中国大陆的网民做技术支持服务以及继续 为中文版的搜索引擎做销售支持。但销售团队需要按照google.com.hk的有关事项行事。 摘自:cnbeta [ad#468-60]

google

谷歌关闭倒计时

  谷歌中国退出中国市场事件有了新进展,今天笔者获悉谷歌中国退出中国市场已经开始正式倒计时,但Google表示即便其撤出中国市场或者中国网民无法访问谷歌,谷歌也能在中国保留其研究机构等其它业务。 谷歌退出中国进入倒计时。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官方已经向谷歌合作伙伴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制定后备计划以防谷歌撤出中国市 场,并警告谷歌在中国的线上合作伙伴不要步谷歌后尘。而谷歌也已制定了关闭中文搜索引擎的详细计划,报道称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为99.9%。   上周日微博上出现传言称,谷歌或在3·15来临之际关闭中国区办公室,撤出中国市场。但谷歌中国 发言人林玲向早报记者否认了上述报道,称目前谷歌中国一切正常。   另悉,谷歌昨日表 示,公司仍与中国政府就审查其中文搜索引擎一事进行积极谈判,但公司不再接受审查的立场毫无动摇。 提醒谷歌伙伴   据美国《纽约时报》 报道,一匿名人士表示,上周五中国官方已经向与谷歌有合作的部分网站发出通知,要求其准备好后备计划,防止谷歌退出中国市场。   1月12日,谷歌突然宣布因受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以及不愿继续进行关键词审查,将考虑关闭中国网 站并退出中国市场,此举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谷歌在2006年启用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之后,对审查搜索结果一直颇有意见。   此后,有媒体报道谷歌已经开始与中国政府开始谈判,本月10日谷歌CEO施密特曾在迪拜媒体峰会上 表示,与中国政府的谈判很快就要会有结果,称“谷歌正在与中国政府展开积极谈判”,虽然从1月至今有关谷歌谈判的消息不断,但谷歌中国并未证实任何谈判消 息。   据了解,若以收入统计,谷歌去年第四季度占据了中国搜索市场35.6%的市场份 额,远远落后于百度58.4%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谷歌一旦退出,不少广告客户将转投百度,百度市场份额将高速增长。   网络营销公司EmporioAsia Leo

google

Chrome插件数紧追Firefox

  Firefox插件多是出了名的,估计每个Firefox用户或多或少的都会使用几款自己心爱的插件吧。但您是否知晓Google的Chrome也支持插件呢,而且从目前的形式来看Chrome的插件数量也十分可观的。今天笔者获悉Google官方表示,Chrome浏览器插件数已经超过3,000,紧逼以插件而知名的Firefox。虽然我们尚无法得知 Firefox确切的插件总数。如果你把各种Firefox插件网站提供的插件进行累计的话,Firefox插件数应该是 11,623。但是,这会统计很多是重叠的插件。而据Mozilla官方统计,Firefox插件数仅为6,000个左右。   据Mozilla官方网站的一段话称:“Firefox拥有超过6000种附加组件来帮助您自定义上网体验,附加组件数要超过其他任何一款浏览器。”如果你认为这个数据已经过时,我们可以再探讨一下2010年新发布的Firefox 3.6插件数。在附加组件下载页面,Mozilla称附加组件下载量已经超过18亿,超过1.7的用户在使用附加组件。但是,这些数字只代表目前附加组件的使用情况。   显然,Firefox的这些数字使得Chrome相形见绌。事实上,Google官方一直到去年12月份才推出支持插件功能的Chrome。 Chrome插件中心伊始,Chrome插件数仅为500个。据网络调研机构Net Applications统计,Chrome是上个月唯一一款市场份额上升的主流浏览器,IE,Firefox和Safari的市场份额都不同程度地受到 Chrome的影响。2月份,Chrome浏览器市场份额上升了0.4个百分点,至5.6%。Chrome插件数的迅速增长与Chrome市场份额的上升是分不开的。   Mozilla近日在其附加组件博客中表示,Firefox附加组件在上线之前需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在另一方面,Google则允许Chrome插件开发者快速地发布插件。 摘自:cnbeta [ad#468-60]

Scroll to Top